2019年11月2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读书会本学期第八期(总第二十四期)活动在人文楼3-103成功举办。本次读书会主题为“农村人民公社的历史和遗产”,由孙晓军老师和2017级经济学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的刘珍华、柯东丽、叶珊珊三位同学主讲。政治经济学教研组部分教师、2017级基地班全体同学以及经济学专业部分博硕研究生出席并参与学习。
读书会上,刘珍华同学基于客观事实,阐述农村人民公社的兴起、发展、整顿和解体的历史过程;柯东丽同学从文学作品《创业史》、《平凡的世界》、《不能走那条路》切入,多角度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时代背景;叶珊珊同学客观辩证地阐述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生产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成果。孙晓军老师通过批判学术界的某些错误观点,深刻论述了人民公社的产权性质与历史作用,并为此次读书会作总结发言。
白华、罗正月、郑蔚等多位老师对本次读书会作了精彩点评。白华老师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主题,仅仅从宏观层面思考探究有失严谨,强调个体心理及行为层面的研究同样重要,建议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拓展分析。罗正月老师从法学的角度提出法学与经济学中产权这个概念的区别,并阐述法律和经济的相互作用。郑蔚老师肯定了本次读书会主题的意义,指出研究人民公社的产权特征、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核心目的具有现实意义。各位老师还就如何辩证看待人民公社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本次读书会立足人民公社化运动相关史实,分别从文学作品、唯物辩证分析及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等角度对农民公社化进行深刻剖析,以真实历史鉴今日之兴衰更替,层层剖析,引发师生们对人民公社这段历史的再思考。
刘珍华同学发言
叶珊珊同学发言
孙晓军老师发言
白华老师作精彩点评
罗正月老师作精彩点评
(供稿/叶珊珊 柯东丽 刘珍 摄影/杨鑫 发稿/黄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