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协作,共探“数字商圈”建设——记乐鱼在线“追梦数字,智胜未来”暑期实践队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9-08-01浏览次数:432

    

为以实际行动助力数字化经济商圈建设,深入了解国家数字化转型发展,711日至12日,乐鱼在线“追梦数字、智胜未来”实践队在硕士生导师李碧珍教授的带领下深入宁德市开展调研活动。

开展专门专项座谈,共探数字经济建设

711日上午,实践队来到宁德市发改委办公室开展座谈会。会上,李碧珍教授及实践队成员就宁德市产业发展现状、沿海山区协作具体情况及应对策略同与会负责人和代表进行探讨。通过负责人的介绍,成员们了解到各方对于实现协同发展的贡献。从公路交通建设的情况来看,截至2018年底,宁德市已基本形成了沈海、沈海复线、宁上、福寿、京台和屏山为主骨架,国道104235237353316、省道203306为干线、若干县乡公路为支线的公路网络,便利的交通状况为宁德市数字经济以及产业化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扶贫攻坚方面,宁德市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万分之一,贫困村从277个减少到12个,霞浦县、屏南县、寿宁县实现率先“摘帽”。从工信局提供的信息来看,山海联动发展形成了一批产业协作项目。农业农村局则将山海协作的工作重点放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打好“重点县”脱贫攻坚战;二是完善市级统筹谋划,强化工作保障;三是切实利用帮扶资金,加快园区建设。

产业协作范围的广度以及产业链的长度是山海协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服务业方面,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推进沿海和山区旅游公共资源共建共享,共同推出全市旅游精品线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指导县域间旅游合作。文体局则是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重点推动沿海山区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培育沿海山区高品质体育竞赛表演业,推动沿海山区体育产业项目招商工作以及推动沿海山区体育场馆运营方式多元化发展。成员们意识到,要想实现山海协作,发展数字经济,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攻克扶贫难度、拓展产业协作范围广度以及延伸产业链长度。负责人也指出,资源共建共享、产业融合协作、跨县合作与多元化经营模式,有利于服务业纵深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12日上午,实践队前往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通过参与座谈会了解到,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以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链。

东侨在围绕打造锂电池新能源千亿产业集群目标,全力补齐要素保障,强化政策支持的同时,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在打造锂电池新能源千亿产业集群的过程中,绝不引进污染企业,保障东侨生态资源环境友好优良,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速传统产业升级,引领智能化生产

座谈会结束后,实践队与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厦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实地走访调研。

厦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在2012年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现研发工作主要在厦门进行。历经多年的创新与发展,数字化思维已体现在了公司的生产运营全过程中。相较于传统的工业生产企业,厦坞采用智能化工厂进行生产,具体表现为生产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智能化、装备智能化以及产品智能化。通过智能运营管理中心进行大数据分析,对采购流程、物流销售和仓储管理均实施自动化控制,由生产运营中心执行指令,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数字化的物流管控以及质量检测程序也为企业生产带来了极大便利。

数字经济的发展正在有力地推动着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生产、管理、运营和销售等环节带来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缩减。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激发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活力与潜力。

本次调研活动紧紧围绕“五有”人才培养目标,探寻数字化经济的发展进程,切身体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于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入理解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成员们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使社会实践真正成为青年学子运用知识、施展才华、磨练意志、实践成才的广阔舞台。

实践队于宁德市发改委办公室开展座谈会

实践队赴蕉城区发改局参加座谈会

实践队于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影

实践队实地考察在建工程

实践队于厦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调研

(供稿/马丽慧、张晓芸 摄影/蔡云清 发稿/林豪杰)